首页  学校概况  通知公告  党建工作  教育教学  招生招教  荣誉成就  年级动态  融媒体中心  办公平台 

东营市实验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16.9

2016年07月05日 08:11  点击:[]

东营市实验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2016.9-2019.8)

东营市实验中学是省级文明单位、省规范化学校。创建于1994年9月,现一校两区(辽河路校区与运河路校区),占地面积150935平方米,建筑面积114858平方米。目前,两校区有初中教学班140个,在校生7000余人,教职工516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3人,省特级教师2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3人,省教学能手6人,市特级教师2人,市名师名校长4人,市教学能手44人,市学科带头人4人,市优秀班主任9人,市劳动模范1人、市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市三八红旗手1人、市道德模范1人、高级职称45人,中职称159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一、学校前三年发展规划的执行情况

三年来,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深化基础,发展内涵,提升质量,创建特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的宗旨,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以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推动学校全面发展的“十大工程”为载体,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质量、创特色、争一流,取得了显著成效,达成了预期目标。

1.明确职责,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形成了科学的行政管理架构,明确岗位职责,注重工作落实。通过对各类制度、职责、考核评价办法进行修订,考核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2.更新理念,教师专业素养进一步提升。有3名教师获得市优秀班主任;1名教师获得市十佳班主任;1名老师获得市级五一劳动奖章;1名老师获得市三八红旗手;1名老师获得市道德模范;有6名教师获得市教学能手;15名教师获市优质课一等奖;3名教师获省优质一等奖;1名教师获国家级优质课一等奖;1名教师获国家级微格教学比赛一等奖;12名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全市第二批中小学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工程,成效显著。

3.聚焦课堂,校本教研、课题研究带动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借助于校本教研提升课堂效率,打造“学思”课堂。以国家、省、市、校四级课题联动的形式进行重点研究和突破,有8项省市级十二五重点课题结题,一项国家级课题结题。

4.开发课程,走班选课,学科活动异彩纷呈。开发校本课程40项。每学年组织设计50余项学科活动,体现了学校“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5.立德树人,德育体系初步形成。坚持德育为先,积极探索全员育人模式。修订和完善了40多项德育制度;开展班主任竞聘上岗,班主任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加强,学校被评为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实施课题带动战略,深化德育科研,以“立德树人”为主课题,参加了国家重点课题研究,申请并立项了13项德育课题。

6.全面落实安全思想,抓牢安全管理工作。学校安全“三防”体系基本建成,全面落实“安为学校想,全为学生做”的安全思想,抓牢“安全管理,综合预防”的安全工作。安全教育得以加强,安全制度更加完善。学校获得“山东省校园安全管理与研究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中小学安全文化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称号。

7.艺体科技教育特色进一步凸显。结合全市“一校一品”、专项化体育教学等活动,将器乐进课堂、体育专项教学推向深入,信息学奥赛与科技创新竞赛继续保持优势。连续三年获省信息奥赛金牌学校,荣获全国信息技术奥赛一等奖7人、省一等奖20人;舞蹈荣获省一等奖,合唱器乐获省二等奖,戏剧表演获市一等奖,学校荣获省艺术展演先进单位;篮球、足球、健美操处于全市第一名,连续三年代表东营市参加全省比赛;多人荣获省市书画比赛一等奖;10人荣获全省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组织了建校20周年的广场文艺演出、参与了东营市少儿春晚录制演出。

8.明确办学理念,学校文化建设初具雏形。提出文化立校的办学思想,提炼我校的“三风一训”,拓宽学校文化宣传载体,加强学校环境文化、活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

9.保持办学优势,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2014年学业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市一中市前10名我校有6人,前100名我校有73人,自主招生录取52人,达到市一中录取线803人,达到市一中、市二中录取线总人数1037人。在2015年学业考试中,市一中前10名我校有9人,前100名我校有64人,自主招生录取74人,达到市一中录取线776人,达到市一中、市二中录取线总人数1057人。2016年学业考试,达到市一中录取线780人,达到市一中、市二中录取线总人数1078人。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稳步提升

10.学生素质不断提升。通过阳光体育锻炼、体育素质测试、促进学生体育运动,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得到提高;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把学生实验测试加入期末测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开展了一系列学生素质拓展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劳动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获得理化生创新实验大赛14项省一等奖,15项省二等奖,9项省三等奖;1人获得全国优秀少先队员、有3人获得东营市十佳美德少年、1人获得东营最美道德少年称号。

二、现状分析

随着义务教育学制调整和投入增加,学校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尤其是运河路校区经过维修改造后,教室、功能室齐全,信息化、现代化水平提升,为学校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教师人数将不断增加,预计2016年将增加200余人、2017年约增加40人;

同时,招生服务区域扩大,生源发生较大变化,原来的市直部门单位子女比例将减少,个体私营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比例将继续扩大。

面对教育改革、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趋势,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整体提升我校教育质量和办学品位,进一步打造我校品牌是迫在眉睫的重任。我校的发展应充分考虑“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和实践途径,并将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内容融入我校的发展规划之中。

(一)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结构尚需优化。近几年,我校新教师多,校际教师交流多,给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但也存在教师业务能力、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的问题。名优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需要进一步培养壮大。

2.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理顺。学校一校两区,规模扩大,管理架构需要重新定位,管理体制需进一步优化。

3.课程建设有待加强。课程体系有待完善,学校课程管理与课程评价亟待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4.“学思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深化。课堂教学中“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的情况虽有所改善,但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待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还不够,需要继续探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

5.德育课程开发不成体系。班级育人团队建设落实不到位,没有形成育人合力,全员育人模式需要进一步优化。学生综合评价研究不到位,针对性不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需要进一步完善。

6.艺体科技特色还需进一步提升。艺体科技活动需要系列化、常规化,进一步打造我校特色节目与传统项目,推出在全省乃至全国获奖的高水平节目与项目。

(二)学校教育面临新要求、新挑战

《国家教育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与《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要求,推进教育现代化,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同时,我校要面对“一校两区”办学的新形势、新挑战。为了将挑战变为机遇,为了实验中学在新一轮的发展过程中,科学、特色、高效地发展,特制定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

三、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以国家与省教育发展纲要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遵循现代教育基本规律,传承建校经验,融合先进理念,创新发展之路,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打造富有我校特色的致远教育。

(二)总体发展目标

1.学校发展目标

构建“励志—求索—担当”的致远文化,力争三年内把学校初步打造成基础深厚、内涵丰富、质量上乘、特色鲜明,在全省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学校。

2.培养目标

(1)学生培养目标:培养以诚信为本、明德笃行、乐学善思、身心健康、情趣高雅的初中生,为学生下一步发展奠定基础,给学生储存跑得更远的能量。

(2)学业水平考试目标: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稳步提高,总的升学人数、优生段人数稳中有升,学生体育与健康测试成绩A级达标率不断提高。

(3)教师发展目标:强师德、提素质、促专业成长,为教职工搭建站得更高的平台,让教师感受教育的成功与幸福。培养一批师德标兵,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名师,形成有层次、有重点、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

(三)学校发展三年规划的目标内容及实施途径

1.致远教育:丰富完善学校文化

☆以学校的“三风一训”为核心,构建以“致远教育”为目标的学校文化体系。

※科学合理的统一规划学校文化建设。

※继续完善、落实学校制度,逐步形成学校的制度文化。

※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文化氛围,逐步形成学校的人文文化。

※提升师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逐步形成学校的行为文化。

※提炼学校精神,发挥学校精神对全体师生的思想引领作用。

2.机制科学:优化完善学校管理机制

☆完善“校长负责,党组织保障,教职工民主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

☆完善“校长总体负责,线条规划引领,年级统筹管理,基层组织落实”的行政管理体制。

※继续探索岗位管理及用人机制。

※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作用,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体作用。

※实施扁平化管理,处室做好规划、服务、督导,年级做好统筹管理。

※强化年级统筹管理。年级实行行政与业务统一管理。负责年级日常教育教学、校本教研的组织实施与管理,负责师生的日常管理,负责德育部、教研组、班级、教师、班主任的考核与评价。

※强化督查,制定督查方案,畅通渠道,及时反馈。

3.创新德育:探索“照亮”学生心灵的德育途径

☆形成独具特色的“照亮学生心灵”的德育工作体系。

☆建设贴近生活、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富有学校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

☆开展全员全过程心理健康教育,争创省心理健康特色学校。

☆逐步实现学生自主管理。

※构建以学校为主体,家庭和社区密切参与的新型德育协作机制,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开放化的德育工作网络。

※开发实施主题教育、常规教育、家庭教育等系列德育课程。

※完善班主任竞聘上岗、班主任导师制、后备班主任培养等工作;建立班主任工作室,实行班主任梯级建设。

※重视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班主任专业素养的培养,完善以课题、成果、档案为主的班主任、德育部主任考核体系;建立班级管理和班主任成长资源库。

※完善德育评价体系,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重视学生自主管理体系的建设和作用发挥,注重各类学生干部的培养;加强少先队、团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班级常规工作的检查评估,实现班级常规管理质量的标准化和班级建设发展的体系化。

4.致远课程:彰显“致远教育”的办学特色

☆构建起以“健身、益智、求美、创新”为主题的致远课程体系。

加强以文史素养和科学素养为主体的益智教育,加强以体育、艺术为主体的健身教育和求美教育,加强以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为主体的创新教育,加强学生基础性学力和基本素养的培养。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继续完善课程管理制度。建立以教学处为主的课程机构,负责学校课程开发、设置、管理等。

※充分利用校内课程资源,建立和完善图书馆、实验室和网络教室等教学资源设施面向全体学生的开放和使用制度。

※积极开发校外课程资源,加强校外学习实践基地建设,创新特色实践活动。

※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与家长、社区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建立密切的教育联系,拓宽课程开发与实施途径。

※将课程开发纳入学校发展规划,提高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积极性,努力打造精品校本课程。

5.学思课堂:打造学科理想的课堂

☆以“学思”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初步形成“学思课堂”教学模式。

☆提炼学思课堂的特征,形成“学思课堂”评价标准。

☆围绕“学思课堂”改革,形成学校的龙头课题,并深化分解为实践类课题。

※成立课堂教学改革课题小组。制定“学思课堂”改革的实施方案,开展课题深化研究活动。

※加强信息化与课堂的进一步融合;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建立课题研究的科学评价与监测体系。

6.艺体科技:创设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舞台

☆创建艺体特色课堂,开发与实施艺体科技校本课程。

☆建设“一校一品”工程、篮球足球特色传统项目。

☆合理规划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活动项目,创新发展特色学科活动,丰富学科活动内容。

※六、七年级探索艺体模块教学,任课教师按专业特长,精心准备一个模块课程,班级循环授课;八、九年级探索艺体走班选课教学,搭配专业特长教师,实现学生自主的专项学习,努力实现“2+1”艺体培养目标。

※建立完整的初中学段学生艺体发展电子档案。;

※制定艺体科技项目建设方案,搭建学生个性发展的舞台。

※把科技创新内容融入到校本开发中,完善课程体系,丰富学生的选择需求。

※重点抓好篮球、足球、健美操、信息技术奥赛、合唱、乐团、舞蹈、行知剧社、科技创新等团队的建设,在保证市级领先的基础上,努力做到有二到三个项目在全省进入一等奖。

※抓好特长生培养。根据高中学校招生情况,加大特长生培养力度。

7.社团组织:引领学生自主健康发展

☆建立学术类、艺体类、技能类、兴趣类、科技类、实践类、创客类等结构合理和一定数量的“多维筑梦成长”社团体系。

☆艺术体育、学科兴趣、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社团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积极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实现学生社团活动校本课程化。

※树立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陶冶道德情操,培养艺术情趣,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的社团工作理念。

※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加强社团活动的硬件、软件建设,积极搭建社团服务平台。

※逐步完善基本制度建设,强化对社团规范性和规划性的管理,重视对社团过程性的考察和评价。

※设立“社团活动周”,开展社团成果展示活动。建立社团活动激励机制,将社团活动成果纳入学校表彰体系。

8.教师发展:铺设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培养学习型组织,着力打造集科研、师训、课改于一体的发展型教研组。以一师一优课和互助式研训为载体,促进学科建设。

☆不断完善校本培训的体制与机制。树立基于网络平台的大教研观,探索初中各学段学校同步教研、小学-初中-高中有效衔接主题项目教研。

☆力争我校有更多的教师成为省级、市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拥有更多在市级及以上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名师,更多的教师在国家、省市优质课评比中获奖。

※适时聘请名师开展专题报告会,安排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报告会。

※购买一定数量的专业书籍与期刊,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办好校刊《研究 交流》,力争再新增校刊1-2种。

※定期开展各类评比展示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积极建设学校名师工作室。

9.信息共享:助力管理、教育教学快速发展

☆打通两校区高带宽网络连接,实现南北校区无线全覆盖,所有有线终端与移动终端统一认证。拓展互联网+,让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进一步优化网络资源,改善网络教育教学、科研及管理的硬件环境。

☆搭建教育教学、管理与评价的信息平台,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教育教学及管理的效率、效能。

☆建设网络课程资源,加强课程供给侧开发与建设,形成开放、立体的培训空间和学习活动的空间。

☆实现常规教研网络化,保障网络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不断扩充学校网站的容量,提高网站层次。

※加强校园网硬件平台的日常维护,保证校园网络畅通,使设备使用效益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开辟班集体学习、活动风采专栏。

※开辟骨干教师个人主页,展现教师教育教学特色,实现资源和成果共享,开展网上多项交流。

※合理运用信息资源指导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开展学生课内外作业指导、学习情况分析和学生评价。

※采用音频、视频会议形式,开展信息交流、专题讨论、论文交流等;

※开展网上公开课、说课和评课活动。

10.平安文明:创建平安文明校园

☆紧紧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发展“安为学校想,全为学生做”的文化内涵,深化安全工作基础,拓宽安全工作思路,筑牢安全防线,建设“平安、和谐、文明、有序”的校园环境。

☆保持市级“平安单位”,争创全国“零犯罪学校”,创建市级、省级文明校园。

※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建设。根据“一岗双责、人人有责”安全工作要求,实现安全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网格化。

※开足、开全安全教育课和法制教育课。开发、编印适合我校师生的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校本课程资源。

※定期举行各种安全疏散演练,进行安全自救技能培训。

※优化综治保卫工作运行机制,提升安全保障层次和实效。

※制定平安、文明校园创建实施方案,压实创建责任,争创市平安单位、省级文明校园;做好安全档案管理和各项迎检工作。

四、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发展的蓝图,为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学校广泛听取了广大教职工意见,并经教代会通过,最终达成共识。在未来三年里,要逐步实现本规划的各项目标,必须提供一系列有效的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三年规划是学校实现宏伟目标的路线图,它引领学校发展的方向。制定并实施好三年发展规划,有利于提升学校的竞争实力和品牌影响度。全体教职工要统一思想认识,明确三年规划的重大意义,增强实施规划的自觉性,增强实现目标的信念和责任意识。

(二)组织保障

成立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发展规划实施的协调、领导工作,负责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自评,并向全体教职工公布,及时解决规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健康、顺利地发展。

合理分解学校三年规划的总目标,建立以责任年级、科室负责的目标进度体系,明确年级、科室和个人的责任。建立和健全学校整体推进的目标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等制度,并以此完善相关的考核、问责制度。

(三)制度保障

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完善教职员工聘用制和岗位管理相结合的新型用人制度,修改完善学校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发放办法。加强制度建设,树立制度权威,狠抓制度落实,以制度保规划实施。

(四)条件装备保障

进一步完善保障管理机制,规范工作程序,推进购买社会服务工作;在完善运河路校区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提升辽河路校区信息化建设硬件水平,努力做好2017-2019政府投资建设储备项目实施工作,确保校舍设施安全,服务全面及时,供应保障有力。

(五)方法保障

实施项目课题化,学校要筛选与三年规划、特色发展密切相关的课题,成立课题组,确定立项课题,进行精准扶持,确定研究的重点方向。课题适当分级,明确责任,真实开展,解决真实问题。要公布各课题的研究进程,结题课题所获得的认识或方法,有没有价值,有没有推广的意义,学校要进行客观公正的论证,以确定在什么范围内推广。完善教师教科研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积极性。

(六)组织评估保障。

根据年度工作目标进行检查与评估。学校将三年规划分解到各年度、各处室、各责任人,定期检查、督促、协调,每学期针对规划目标进行总结,寻求达成之法,以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

在学校三年规划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转变思想,不等不靠,想方设法,集思广议,不断创新规划实施的思路和方法,以期规划能顺利或提前达成,从而实现学校的内涵式、跨越式发展,走出一条符合我校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

东营市实验中学

2016年9月12日

上一条:东营市实验中学理念系统核心内容 下一条:我校新管理架构示意图(2013.07制)

关闭

版权所有:东营市实验中学 Copyright(c)DongYing Experimental Junior School All right rights reserved 

联系地址:东营市辽河路126号(257091)      mail to dysyzx@dy.shandong.cn     联系电话:0546-8193777     ICP备案号:鲁ICP备16014514号    在线投稿  旧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