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5日有幸参加了“基于增值理念的课堂教学质效评价课例研讨暨2020年校级优质课评比活动”,执教了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一课时》,通过参与这次比赛,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一.增值之基础——研读教材和教参
要知道本节内容与之前知识的联系,弄清教材的逻辑体系、知识体系和基本要求,把握好本节课的重难点,熟悉每一个知识点在其中的地位。学生已经学完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并预测学生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这节知识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考虑到九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设置这节课的节奏。这节课探究内容比较多,练习题的时间相对较少,所以习题的选取上要求更加精练,注重习题的针对性和典型性。既要有巩固基础知识的练习题,又要有培养能力的提高题。其中“学以致用之三”一题既练习了推论,有为后面预备定理的证明做了很好的铺垫,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深度。
二.增值之依托——精心打磨课件
我们组的解新一老师、李卫荣等老师,在课件动画指导和几何画板等方面给了我很大帮助。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利用2分钟左右的一个微课导入新课,解决了相似三角形的定义、相似比等概念和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定法,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设计了学生动手探究的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问题,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总结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通过几何画板的演示,验证了同学们得到的事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推论和预备定理做好铺垫。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图形用动画的形式一步步简化,最终得到推论的“A”型图和“X”型图,便于学生充分理解推论,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牢固的记住推论。在证明完“A”型图后,对“X”型图的证明,利用旋转变化,更简洁、直观的阐述了由“A”型图到“X”型图的演变,突破了教学难点,开拓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增值之渠道——精炼课堂语言
为学生参与学习赢得时间,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为规范语言,自己把讲课稿至少写了5遍,如何说更让学生明白,自己在上下班路上反复推敲语言。在磨课时曲艺慧老师、高帧老师、索文尧老师为自己的课堂语言进行规范和指导。对学生参与的问题给与指导性评价,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集体回答,个别展示,上黑板演示,在黑板上板书等多种形式参与,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参与度高。
四.增值之呈现——精心设计板书
板书的作用是课件无法取代的。一节课下来,对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呈现在黑板上,便于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整体把握。对每个定理都有对应图形和相应的符号语言,同时通过例题规范了学生的解题步骤。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上好一节课不容易,需要对教材、教法多研究,认真备学生,精心设计课件,把课堂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分解和分化,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增强增值理念,钻研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水平。